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徐曉玲)秋高氣爽,丹桂飄香,為進一步增強學生法治意識、提高法律素養(yǎng)和自我保護能力、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(huán)境,近期,平江縣人民檢察院組織數(shù)十名法治副校長深入全縣多所中小學,開展了一場規(guī)模大、覆蓋廣、內容實的“法治進校園”活動。
平江縣第二中學:“法律原來離我們這么近!”一名學生在聽完干警李茉莉的法治課后感慨道。李茉莉從“預防性侵害”“遠離網絡詐騙”“拒絕校園欺凌”等多個主題入手,用生動的案例和娓娓道來的語言,將抽象的法律知識轉化為學生聽得懂、記得住的生活道理,為學生帶來一場兼具教育意義和現(xiàn)實指導意義的法治課。

加義中學:禮堂里氣氛熱烈,辦公室副主任林釵麗播放一個又一個普法視頻,分析一個又一個典型案例,并采用有獎問答的形式,與在場學生一同識別網絡陷阱,將“網絡安全與法律”這個看似枯燥的主題變得引人入勝?,F(xiàn)場學生表情專注、爭相舉手,在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如何識別網絡陷阱、保護個人信息。

浯口中學:第二檢察部主任鐘曠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結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特點講解“利劍護蕾”專項行動,他沒有簡單說教,而是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思考如何學會自我保護,用潤物無聲的普法方式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法治意識。

明德學校:“既要遵紀守法,也要學會對校園欺凌堅決說‘不’!” 黨組副書記、副檢察長袁琦親切自然的講述,讓小學生也能理解法律的真正意義。她從未成年人的行為特點出發(fā),用真實案例引導學生思考:遇到欺凌時,沉默忍讓還是勇敢發(fā)聲?發(fā)現(xiàn)不良行為時,跟風模仿還是及時糾正?

童市鎮(zhèn)小學: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童崇國剛拋出“什么是法”的問題,就引發(fā)了臺下學生們的熱烈討論,他用鮮活的案例將“常見未成年人犯罪類型”等法律知識一一道來。當講到“如何爭做合格小公民”時,臺下響起陣陣掌聲,一名學生興奮說道:“守法竟然就是這么具體的事!”

益海小學:“原來這些行為也屬于性侵害,我從來沒有意識到?!币幻n后感慨道。在第六檢察部主任陳嫣然的防性侵課堂中,她首先引導學生正確區(qū)分安全觸摸與不安全觸摸,進而重點講解遭遇性侵害時如何自救。臺下學生認真記下每一個要點——這些知識,正是他們最需要卻往往無人告知的“護身符”。

梅仙鎮(zhèn)中心小學:第四檢察部主任陳均勻以“防范網絡性侵”為主題,從“什么是隔空猥褻”切入,還原網絡風險場景。通過互動搶答,將“不點擊不明鏈接、不隨意添加陌生好友、絕不外傳隱私照片”的安全守則深深烙印在學生心中。

甲山小學:“請你告訴我,從握手到摟腰、抱住,哪個動作讓你不舒服了?”在干警毛箐林的法治課上,一場精心設計的情景模擬正在上演。她沒有停留在單薄的概念講解,而是邀請學生上臺互動,讓學生親身體驗、加深印象。學生們紛紛表示,這堂課讓他們收獲了面對侵害時保護自己的勇氣與能力。

蘇白學校:“法律不僅是‘你不能做什么’的約束,更是‘你可以保護自己’的武器?!备删鯄裟輳膶W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,結合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和常見的案例,讓學生意識到:曠課、沉迷網絡等不僅僅是不良行為,更可能一步步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。

新城學校:如果我被別人取了難聽的外號,算不算校園欺凌?”在干警彭博宇的課堂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一名學生鼓起勇氣提問。彭博宇沒有直接給出答案,而是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引導在場學生思考,最后總結道:“任何讓你感到不舒服的玩笑,你都有權利說‘不’?!彼ㄟ^將法律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場景,提醒學生守法要從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。

從拒絕校園欺凌到防范性侵害,從遠離網絡詐騙到識別不良行為,這些法治課不再是傳統(tǒng)的理論灌輸,而是真正讓“法”走進心里。當學生帶著收獲的法律知識和增強的自我保護意識離開課堂時,法治的種子已經在內心悄悄生根發(fā)芽。
責編:陶江云
一審:陶江云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







